奋力向产业副中心、生态副中心、开放副中心目标迈进
辽中区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,锚定“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、建设沈阳城市副中心”目标,聚焦“12+1”赛道,争抢拼实、锐意突破,推动经济社会转型、高质量发展。上半年,各项指标均实现平稳增长,尤其是固投、规上工业增加值和进出口总额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,发展基础不断夯实,发展动能持续增强。
(资料图片)
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
持续开展全域、全年、全员、全产业链招商。上半年,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2个,落地亿元以上项目46个,分别完成全年任务56.36%、83.64%,落地转化率74.19%。开复工项目100个,开工率76.9%。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项目127个。新入库44个,总投资75.3亿元。
项目转化率和质量明显提升,更加聚焦主导产业。节能环保产业形成集聚,华润新能源、安徽节源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,中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8个项目签约落地,韩国蓄电池处理等21个项目在谈推进。
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
采用平台+通道+产业模式,对外开放取得了可喜变化。上半年,综保区新增注册企业同比增长141.18%,海关备案企业同比增长86.67%,园区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23%。
平台基础提档升级。综保区一期实现总投资15.67亿元、总建筑面积31.08万平方米,年底前一期围网内土地开发利用率达到90%以上。
开放通道加速建设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配套区加快推进,8000平方米海关监管场所通过验收,近海站站台和集装箱堆场进场施工,“中欧班列”年底前开通运行。
园区产业转型提效。跨境电商业务模式实现全覆盖,辽宁华强、香港长燊、白卡门进口乳制品等保税生产加工项目落户综保区,预计年内保税加工企业将达10家,园区业务由贸易向生产加工转型。
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
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。夯实基础:成功争取到农业部30.44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,获批省农发行信贷资金5.2亿元支持。做强产业:推动稻米、渔业、肉牛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,肉牛产业8个项目撬动资金投入16.75亿元。数字赋能:建成全区数字乡村综合管理平台,农村集体产权交易额连续三年位列全省第一,在全国117个数字乡村试点终期验收中名列23、东北第一。头雁引领:坚持以头雁工程促乡村振兴,实施农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“双提升”计划,159个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超过10万元,53个宜居村项目开工,“三美”建设提质扩面,乡风文明持续培育,涌现出后边外村、马三家子村等新典型。
发展瓶颈有效破解
主动从外部资源中寻找新机遇、新动力。搭平台:通过建强区属国有企业,持续深化“央地合作、债贷联合”模式,与中交等央企开展合作项目12个,总投资130.04亿元。拓渠道:综保区一期在库新增债券储备项目8个,计划总投资32.79亿元。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6.29亿元,同比增长137.4%。强基础:推进开发区标准化厂房、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,园区综合承载力得到增强。
辽中上下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,坚定信心、保持定力,一张蓝图、一干到底,奋力实现全年经济目标。一是抓项目稳增长,力争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0个,落地亿元以上项目70个,市级重点开复工项目130个。二是抓改革促开放,全面深化综保区、开发区建设,扩大央地合作规模,提速中俄经贸产业园建设步伐。三是抓统筹优环境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加快城乡融合发展,提升服务质量。四是抓党建转作风,坚持全面从严治党,开展主题教育,以久久为功的实干精神,奋力向产业副中心、生态副中心、开放副中心目标迈进。
沈阳日报、沈报全媒体记者 徐娜
通讯员 张同波